您当前的位置:综合信息
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8 9:12:41
  随着新媒体在传媒中地位的迅猛上升,既带来了以碎片化传播为显著特征的“微”政治参与这一当前最具活力的政治参与形式,同时也培育了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两类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微”政治参与是否可以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事关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问题。要发展良性的“微”政治参与,必须重视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所起到的作用,研究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新特征、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微”统战工作,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行为,发挥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作用,进而提高互联网的治理效果,提升党对社会思潮的领导能力。
  一、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显著特征
  与囊括在现有政治体制架构中的政治参与行为相比,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第一,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关注点呈现出广视角和专业化的特征。在“微”政治环境下,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不同于体制内普遍存在的执行性政治参与,而是一种针对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政策性政治参与。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新媒体传播效能的巨大提升,新媒体代表人士的这种政策性政治参与所具有的观察视角更加广阔,能够捕捉到的细节更加微观,往往可以在初次议题的基础上产生更具争议性的二次议题,通过互联网信息量的积聚极大提升了信息的再挖掘效果。另一方面,新媒体代表人士的这种政策性政治参与不再只是侧重于针对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提出和监督两端,而是直接参与到政策的提出、论证、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通过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动员专业性的信息持有者进行分析,进而以信息资源的强大整合能力扩大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主体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不仅包含了大部分的行业精英,还聚集了一批作为“草根代表”的普通人。 “微”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使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由精英阶层主导、多群体纵向联合的参与模式朝着社会各群体整体参与、横向博弈的新型政治参与模式发生转变。因此,在新媒体代表人士群体中,社会精英和普通人的身份界限逐渐模糊,其群体内部的利益博弈也日趋明显。
  第三,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呈现出虚拟化和非正式结社的特征。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促进了新媒体对社会成员的接纳程度不断提升,拓展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渠道,也增强了新媒体代表人士对现实行为的影响力。新媒体所代表的不只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互动平台,更是一种非正式的结社方式。新媒体代表人士在互联网的“微”政治环境中扮演着虚拟社团领袖和虚拟社区管理者的角色,并常常将这种角色从线上顺延至线下,构成新媒体代表人士特有的虚拟化与非正式结社的行为方式。这种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热情,也在深刻变革着话语权的分配方式。
  第四,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在目标实现上呈现出理性与超理性两极化的特征。在体制内的政治参与中,政治参与的目标实现集中在超个人的政治理想之中,具有高度的服从主义色彩。相比而言,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微”政治参与中的目标实现则更多关注自身的变革诉求。这种变革诉求经常具备理性化和超理性化两种极端的表现。一方面,当部分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关注点集中在与个人身份、自身利益和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时,其“微”政治参与目标往往体现出以实现切身利益为特点的理性政治人行为。另一方面,又有一些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关注点集中在符合自身理想的政治制度、符合个人兴趣的公共事业等领域,其“微”政治参与的目标又表现出超理性的政治人精神。
  二、当前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中的突出问题
  在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背后,不但有着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的特有传播方式以及新媒体资本的盈利模式等客观因素产生的影响,还受新媒体代表人士所处阶层的发展现状、新媒体代表人士的个人兴趣取向等主观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共同构成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中的自变量。这些变量在当前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引发出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三个突出问题:
  第一,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中的资本赋权问题。新媒体不仅是舆论场,也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资本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不仅是其自身试图影响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行为,也是新媒体背后的资本力量试图通过影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来获得利益的过程。如何理顺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权力赋予机制,是关系到是否可以对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进行有效引导的基础问题。
  第二,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中的观点极端化问题。在以社交媒体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场中,由于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进程的加深,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态度群体。这种以圈群化为特点的态度群体在进行公共议题讨论时的“抱团”趋势加深,逐步形成态度群体内部较为独立和固化的“普遍认同”。当“普遍认同”的积累超越了理性判断的临界点时,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难免向着极端化的方向发展。由此造成了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中的观念极端化问题,如何以引导的方式遏制新媒体代表人士的观点极端化、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观点极端化趋势,业已成为当前对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实施有效引导的关键问题。
  第三,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中的标签化群聚问题。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所体现出的标签化群聚现象,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身份特点和利益诉求的新媒体代表人士从其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结构中分离出来,进而形成新的社会阶层的初步表现。这种标签化的群聚现象中蕴含了极强的不公平感、相对剥夺感、挫折感和危机感。当这些负面心理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后,新媒体代表人士自身的舆论效应会加速互联网与现实社会中不满情绪的积聚,引发针对现有社会体系的强烈冲击。如何运用这种群聚现象所产生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防止其引发现有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的崩溃,是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核心问题。
  三、加强“微”统战工作对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统战工作要适应和解决当前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所呈现的新特征和产生的突出问题,就必须在大统战格局的工作框架内,从分析研究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渠道特点入手、从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发挥作用的常态互动入手、从与新媒体代表人士在现实环境中充分沟通入手,用“微”统战的方式主动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
  第一,确定“微”统战对象身份,实现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虚实合一。从政治参与主体的角度,新媒体代表人士在进行“微”政治参与时,大多以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主体形态出现。这种虚拟的主体形态事实上缩小了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微”政治参与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客观助长了当前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中的三大问题。要实现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微”政治参与中的权利性与责任性统一,首先就要确定“微”统战工作对象的身份,实现新媒体代表人士在网络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中的身份统一。在互联网相关法律逐步健全的今天,通过法律法规约束来实现强制性的身份统一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争取人心的目标出发,“微”统战规则要特别重视打造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使新媒体代表人士不满足于虚拟的主体身份,引导其主动实现自发性的身份统一。
  第二,加强“微”统战规范建设,明晰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政策限度。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微”政治参与中所出现的观点极端化问题,实际上是无限度政治参与思潮在互联网“微”政治环境中的一种存在形式。特别是当新媒体代表人士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参与程度不足时,其“微”政治参与常常以过度的方式出现。“微”统战工作要在统一战线工作的整体框架内,结合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特点,建设“微”统战的工作规范,制定和实施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参与现实政治生活的政策,特别是具备新媒体代表人士特点的政治安排政策。通过明晰的政策限度规范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行为,降低由于非理性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概率,进而提升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质量,实现新媒体代表人士群体中成员的有序更替,引导构建合理的新媒体代表人士内部结构。
  第三,创新“微”统战工作理念,激发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改革活力。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是改革的重要动力。“微”统战要注重创新工作理念,善于营造互联网中的改革环境、善于引导互联网中的改革议题、善于发掘互联网中的改革精神,主动激发广大新媒体代表人士参与改革的活力,借助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对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既得利益壁垒进行倒逼。要实现激发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倒逼效应,一方面要运用“微”政治环境下政治参与的开放性特征,凝聚互联网中坚定而巨大的改革意志,逼迫既得利益集团向社会公共利益让步;另一方面,要运用“微”政治参与主体的多样性特征,通过设置“微”统战议题、开辟“微”统战论坛的形式,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参与到同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博弈之中,逐步发挥“微”统战在促进深化改革中的正向作用。
  第四,提升“微”统战宣传效能,增进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政治认同。新媒体舆论场的形成直接引发了传统话语权模式的解构。在“微”统战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新媒体代表人士对话语权的掌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微”统战工作就是引导新媒体代表人士行使话语权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新媒体代表人士话语权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增进新媒体代表人士在“微”政治参与中对党的政治认同,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有效提升“微”统战工作的宣传效能。“微”统战工作要建设和完善符合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习惯的常态性互动平台。这类平台不能依旧采取被动灌输的宣传理念,互动内容也不局限于政务公开的基本内容,而是从社会热点问题、网络热点事件等微观层面切入,有效提升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参与热情,并便于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进行精准分析,最终将这类互动平台打造成为“微”统战工作的智库资源。
  第五,培育“微”统战工作团体,发展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社会组织。“微”统战工作团体是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微”政治参与使当前的政治参与主体超出了政党及其外围团体的范围,正在向着各类社会组织扩张。特别是随着新媒体对信息流动的正向效应,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愈加减少,执政党及其外围团体对社会组织的信息优势业已缩小。要发挥新媒体代表人士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其“微”政治参与就不能只停留在“单打独斗”的层面,而是要延伸统战工作的概念,将社会组织纳入对新媒体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中来,有针对性的建设网络虚拟环境中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的社会组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培育各类“微”统战工作团体,主动地联系相关类别的新媒体代表人士,实现“微”统战工作团体对新媒体代表人士“微”政治参与社会组织的积极引导,牢牢把握新媒体代表人士队伍的发展方向。